欢迎来到德国快霸集团官方网站!服务电话:400-999-8259

快霸集团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 油烟净化器电除尘行业关键技术

油烟净化器电除尘行业关键技术

  • 字号 + -

(1)低低温电除尘技术升级

低低温电除尘技术在于火电燃煤机组运行一段时间后,会由于换热器磨损产生泄漏、堵灰等问题,影响设备的安全运行。整体式螺旋翅片管、椭圆管、真空光管等升级产品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为低低温电除尘技术的持续推广应用“保驾护航”。

(2)径流式电除尘技术以燃煤电厂烟尘排放浓度低于5mg/㎡、提升节能减排效果为目标,通过对新型放电极、泡沫金属阳极板等收尘系统,蒸汽和压缩空气等吹扫系统,DCS远程控制、热风控制系统等的研发,开发出具有除尘效率高、可靠性高、稳定性好、能耗和水耗较低、运行费用低等优势的径流式电除尘器。在燃煤电厂烟气脱硫后烟尘浓度低于30mg/㎡的条件下,径流式电除尘器可将烟尘排放浓度控制在1. 5mg/m以下。该技术获得了2020年度“环境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3)离子风技术电除尘器内部流场形态对颗粒物的捕集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亚微米颗粒的捕集与其在电除尘器内运动轨迹息息相关。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基于粒子成像测速技术(PIV)的电除尘器流场可视化实验,提出了电除尘器的两个优化方向:一是对流场的调控,减弱离子风对流场以及细颗粒物捕集效率的影响;二是对电除尘器的结构进行改造,诱导出合理的流型、利用离子风来提高细颗粒物的捕集效率。龙净环保针对传统机械除雾技术对脱硫后烟气中的PM2s、SO,和雾滴等污染物负荷适应性差、性能不稳定的问题,开发了EPM 电风拦截技术。采用窄间距、通流式、紧凑型电场,并创新应用烟气引流与预荷电复合技术,实现了气流均布及烟气粒子快速荷电的双重效果,解决了高风速(5~6m/s)、低阻力(100~150Pa)条件下烟气污染物的深度净化,且在各种负荷下均能保持稳定高效运行和超低排放。相比于机械除雾技术,可减少近50%的阻力损失。
(4)模拟仿真技术龙净环保采用连续介质数值方法、离散单元模拟方法、理论控制方程与经验关联式结合等方法,建立一系列不同尺度、不同区域的电除尘器模拟仿真子模型、如气流模型、电场模型、颗粒流模型、颗粒荷电模型、比电阻模型、酸冷凝模型等。将这些相对孤立的子模型通过不同方法联系起来,集成一个电除尘器综合模型,并进行一系列实验验证,形成电除尘器系统模拟仿真技术。通过该技术可实现除尘器的性能预测、设计指导等。该技术获得了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20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5)控制技术龙净环保通过运用大数据技术深度学习算法,构建电除尘的每个室在不同工况下,运行参数与出口粉尘、运行能耗的关联模型;运用群智优化算法,以出口粉尘和能耗同时最小为目标,计算出各室的运行参数非劣解集合;依据专家择优策略,筛选出电除尘器总出口粉尘排放不超标条件下的最小能耗组合,作为电除尘器的最佳运行策略。智慧环保监控设备通过互联网连接远程数据分析平台,将平台分析得出的控制策略实时在线推送,指导相关人员操作设备或者远程数据分析平台将数据模型训练完成后,把模型和智能控制系统部署在生产控制区的人工智能服务器上,实现对生产区电除尘设备的智能控制。

浙江大维开发的IEMS电除尘智慧能量管理系统,结合了智慧能量控制、无功调节、谐波治理、云端大数据支持等功能,可极大提高设备的稳定可靠性,并在排放达标的前提下节能降耗,综合节能量可达10%~60%.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华能安源电厂600MW机组等,节能效益可观。

(6)节能技术当前煤电机组在超低排放改造完成后,需要在不同工况下降低电除尘的运行能耗,在确保排放达标的前提下实现节能降耗和优化运行。西安热工研究院对多种负荷(100%、75%、50%)、多种工况下电除尘器和湿式电除尘器的排放和节能情况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660MW超超临界燃煤机组在中低负荷下,湿式电除尘器采用节能模式会导致总烟尘排放浓度显著升高,但PM10、PM2,浓度变化不显著,且粒径越小变化越小;在保证实现超低排放的前提下,中低负荷条件下的湿式电除尘有一定的节能空间。

(7)电除尘技术在耦合生物质发电中的应用2018年6月批准建设的84个燃煤机组(包括

300MW 亚临界至1000MW超超临界燃煤机组)的生物质耦合发电试点项目已在2020年陆续投运,其中华能珞璜电厂2x600MW污泥耦合发电项目的成功投运,将推动煤电行业在较大范围内开展生物质耦合发电改造工作。掺烧污泥对电除尘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由于污泥含水率较高,影响除尘效率,可能会出现出口粉尘浓度超标的问题;另一个方面是由于污泥中的重金属种类、含量与煤相比有较大差异,应在现行燃煤电厂排放标准中补充重金属的排放限值,或者专门针对燃煤电厂掺烧污泥,制定电除尘灰中重金属的排放标准。

(8)电除尘技术在烟气脱汞中的应用电除尘技术具有协同脱汞的作用。浙江大学相关研究表明,电除尘中汞的吸附主要有悬浮颗粒吸附和壁面颗粒层吸附两种机制,壁面吸附除汞效率较低。电除尘协同脱汞效率受烟气速度和运行电压影响,烟气速度越低、协同脱汞效率越高,当运行电压升高时,协同脱汞效率在迅速增加后缓慢降低。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和武汉大学研究了各超低排放路线的协同脱汞性能,发现以低低温电除尘为核心的技术路线的协同脱汞性能最佳。从脱汞效率和脱汞稳定性来看,低低温电除尘器>电袋除尘器>普通电除尘器,温度和飞灰颗粒粒径对除尘器脱汞效率影响很大。

全球服务热线:400-999-8259